苍南县金罗工艺品厂

贴金国徽制作

浏览量:6129 发布时间:2024-08-15

曾在铁西铸造博物馆展出的“铸造国徽”情景蜡像和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复制品,历史上的铁西区曾经拥有过无数个第一,但要说哪个“第一”最让铁西人骄傲,还得数天安门城楼上的那枚国徽,它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61年至今,依旧熠熠生辉。1950年,国庆节前夕,制作新中国第一批国徽的任务下达到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(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),面对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,厂领导高度重视,迅速在铸造车间组成了十几个人的专门任务小组。朱凤仪是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制造者之一。对于当年的细节,他记忆犹新。“大概在1950年7月的时候,我们接到了要制造国徽的任务。”那时候,朱凤仪刚满18岁,是厂里的铸工。朱凤仪回忆,一天,师傅裴庆江突然把他叫到了身旁,宣布了一个秘密任务:“有个重要的任务我跟你说一下,你一定要保密,不能跟外人说。我们要制作新中国第一批国徽。”听完师傅的话,年轻的朱凤仪非常高兴:“这么大个国家,国徽象征着中国,很了不起。所以,当时我们特别高兴,摊到这个任务,很不容易啊。那一晚,朱凤仪回家很晚。他等家人都睡着了才进屋,躺下后他还蹬着被子毫无睡意,“心里就是激动,领导又说要保密,我就连爸妈都没敢告诉。”19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牵头,带领相关的技术工人去完成铸造的任务。那些日子大家经常通宵达旦,家离得近的就回家吃一口饭便马上跑回厂子,离得远的干脆家都不回了,就吃住在车间里:饿了就吃口干粮,咬口咸菜;困了就睡在自己做的国徽旁。当2米高的国徽模型运到厂里,朱凤仪一把就抱在了怀里,“第一次感觉世界上有这么金贵的东西,感觉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。很珍贵,不能磕着。”模型用油纸包着,“我撕掉了一层,里面还有一层,撕掉了一层,还有一层,不下十层。”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制作,1950年9月20日,第一批金属国徽全部完工。其中,大型的直径2米,共2个;中型的直径1.5米,共25个;小型的直径1米,有45个。准备分别用于首都、各省及部分城市的国家机关。在朱凤仪等人制作的最大的两个国徽中,有一枚至今还挂在天安门城楼上。“因为那是铝做的,不会氧化,很结实,还轻巧。”1955年,朱凤仪曾到北京出差,当晚一个人跑到了天安门。他看到了自己参与制作的国徽,悬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央,眼泪夺眶而出,他拉着旁边的一个陌生人说:“看,那是我做的。”他很想留张影作纪念,但那时没有相机。2004年11月,在赴北京参加一个颁奖仪式时,朱凤仪终于圆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梦想:他站在天安门城楼前,和自己参与制作的第一枚国徽合影。

上一篇: 80贴金国徽定做

下一篇: 大型悬挂国徽

本厂主营:国徽、警徽、新款市场监督管理徽、新款行政执法徽、消防徽,司法徽,党徽,法院徽,城管徽等各类机关单位挂徽
网站首页 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